用绿色力量绘就科学发展新蓝图
作者:admin 来源: 原创 日期:2016-05-10 浏览:10678 次 [小] [中] [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人心,绿色力量越来越成为21世纪的新名词,不仅在资本运作与文化基因的催生下实现了狂飙猛进的发展,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华彩乐章,而且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发自内心的原动力。绿色不只是名流阶层的奢侈品位,更在那些普通而充满热情的人们身上闪耀,他们是中国的绿色力量。
广东观音山森林公园位于制造之都东莞市樟木头镇,面积1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0%,被人们誉为东莞“森林绿岛”。观音山森林公园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推进绿色文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力打造人文公园、绿色公园、和谐公园的总体目标,全面树立“绿色先行”的理念,为东莞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建设新型工业旅游城市提供了有力的空间和资源保障,用绿色力量精心绘就了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发展蓝图,仅仅用了10多年的时间就开辟历史先河,成为岭南旅游文化的绿色明珠和文化旅游样板,成为中国首家民营资本运营国家森林公园的典范。目前,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已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联合国生态合作组织、国际休闲协会等机构授予国家4A级旅游景区、联合国生态安全旅游示范基地、中国十佳休闲景区称号。
为了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全面部署,更加自觉地把绿色力量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传递绿色梦想,创造绿色力量,近日,记者慕名采访了中国首家民营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奠基者、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董事长黄淦波先生。
缘起:凭地缘优势敢叫荒野变绿洲
东莞位于广东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北距广州50公里,南离深圳90公里,水路至香港47海里,至澳门48海里,处于穗港经济走廊中间,是广州与香港之间水陆交通的必经之地,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融,是东莞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升级转型的地缘优势。
作为东莞人的黄淦波先生,光明磊落,富有修养,为人坦诚正派,胸襟宽阔,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更是怀着一颗对家乡人民的赤诚之心和对历史负责的敬畏之心,始终一心一意谋发展、扎扎实实促和谐、认认真真抓团队建设,唯恐因自己工作做不好而丧失机遇,唯恐影响到家乡的可持续发展,并在1994年投身于商海,很快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企业家。1995年,东莞市石新村委决定开发位于其樟木头境内的观音山森林公园。因建设周期长,后续建设资金紧张,在难以维持局面的情况下,找到经营企业的黄淦波先生。为了彻底改变家乡的荒山面貌,黄淦波先生敢于迎难而上,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凭借东莞承接旅游产业的地缘优势,力排众议决定接手观音山这个“烫手的山芋”,并在1999年11月底与樟木头石新村村民委员会签订了《东莞观音山森林公园联合开发合同书》,甲方樟木头石新村村民委员会将观音山承包给乙方黄淦波经营,承包期限为50年,即2000年至2049年。合同规定:在合同签订后10日内,甲方将所有开发项目全部移交给乙方。合同期限内,乙方的所有运作和资金使用,甲方均不得干预。2001年9月,因经营需要,双方达成协议,乙方成立东莞市观音山森林公园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观音山开发公司)。这座森林公园迎来了新的主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各项开发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了。黄淦波先生没日没夜地守在观音山,终于经过10多年的辛勤努力,敢叫荒野变绿洲,创造了民营资本进入森林公园建设在中国尚无先例的神话,谱写了一曲曲为家乡人民做好事、做善事的绿色力量聚集之歌,在一片荒山秃岭上描绘出一幅独具风格的绿色力量支撑的科学发展蓝图。